汇享文档>基础教育>试卷试题>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历史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历史
格式:docx页数:10页大小:44.8 K上传日期:2023-11-30 18:24浏览次数:326侵权/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2。第卷 (选择题 共48分)本卷共 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言论可以反映西周制度的深刻影响,下表所示为两则代表性言论。与这两则言论关系最密切的西周制度是言论出处“士之子常为士”“农之子常为农”《管子匡君小匡》“周人之俗,冶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史记苏秦列传》A.宗法分封制B. 礼乐制C.世卿世禄制D.军功爵制2.关于文书下行文体,秦始皇改命为“制”,令为“诏”,规定两种文体专供皇帝使用。关于上行文体,先秦时期,一般臣庶向君主言事,多称“上书”,而秦朝则将之改称为“奏”。这些改制A.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B.体现了君主治国作风的务实C.畅通了官民的联系渠道D.促进了科学决策的快速形成3.《氾胜之书》记载:“凡麦田,常以五月耕,六月再耕,七月勿耕,谨摩平以待种时。”其大意为五月、六月对麦田进行两次翻耕后,七月进行耙地、耕地,进一步将土地“摩平”以保墒(保持一定土壤湿度),等到农历八月,冬小麦就适宜播种了。该记载A.促使小麦成为主要粮食作物B.反映了农业动力领域的革命C.说明关中地区实现一年两熟D.有利于精耕细作模式的推广4.唐太宗时期,民间歌谣中流传着“武代李兴”的说法,李世民借故对当时的武卫将军进行了撤换。690年,武则天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是A.民谣可以准确预示历史走向B.预言与政局存在偶然的联系C.女帝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D.个人意志无法影响历史进程5.《宗延英墓志铭》是在陕西省北部府谷县发现的一方北宋晚期商人墓志。志文记载了宗延英家族因从军迁徙于府谷,四代人由兵而农、而吏、而商的频繁转变。据此推断,宗延英家族A.经商活动与边境贸易相关联B.见证了宋朝的兴衰历史变迁C.深受朝廷崇文抑武政策影响D.推动了北方丝绸之路的兴盛6.有学者对明朝163位阁臣入阁之前的职务做过统计,发现入阁前职任六部尚书的有 56人,约占34%;入阁前职任六部侍郎(尚书副职)的有66人,约占41%。这一统计结果可以说明,明代A.中央集权体制不断完善B.六部职权发生异化C.阁臣选拔注重为政经验D.官员政治素质提升7.釉上珐琅彩是在康熙帝建议下将绘画技法嫁接到瓷器上的结果,当时的彩料需从国外进口,雍正六年(1728年),清宫造办处成功自炼出珐琅彩料。乾隆时,珐琅彩极为盛行,图1、图2所示为其中的代表性作品。这些作品A.得益于生产关系的革新B.体现出一定的盛世气象C.是宫廷祭祀活动的礼器D.助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8.流传于广西桂平、石龙的民谣《带兵最好数洪杨》中有“换个朝来立个工,带兵最好数洪杨。吃饭官兵同张桌,睡觉官兵共个房”。安徽芜湖的民谣《太平军好章程》中有“太平军,好章程;发放粮食,田地平分;打官兵,打洋人”。此类民谣反映了,太平天国A.成为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先声B.推动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C.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愿望D.摆脱了封建等级观念的束缚9.清朝轮船招商局“赖商为承办,尤赖官为维持”。它获得漕粮专运、带货减税、免征船舶吨位税等权利,甚至还获得“五十年内只许华商附股”“不准另树一帜”的轮运“专利”权。漕运收入平均每年要占到轮船招商局水脚(水路运输的费用)收入的12%—14%。这反映出A.洋务企业垄断近代航运B.民族航运业完成近代转型C.洋务运动摆脱财政困境D.洋务企业的封建依附性强10.大生纱厂的《厂约》规定:“每日两下钟,各董集总办事处,考论花纱工料出入利弊得失,酌定因革损益,由总帐房撮记大略,编为厂要日记,以备存核。”而《大生纱厂章程》更是包括了21项具体章程,其中共计195条规定。这反映出该企业A.经营方式的近代化B.具有浓厚官营色彩C.股份化的融资方式D.财务工作最受重视11.1912年9月28日,袁世凯通过临时大总统令公布,10月10日为国庆日,1月1日与2月 12日为纪念日。同年10月10 日,孙中山、黄兴将“革命纪念会”改称“共和纪念会”,国民党为此举行了大规模的国庆纪念活动。这反映出当时A.民主共和观念得到传播B.民主与专制矛盾日益激化C.民主共和体制稳定运行D.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扩大12.下表所示为1930年中国各城市电影戏院及其座位容量(单位:个)。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城市影戏院数目座位容量城市影戏院数目座位容量厦门126750南京4200广州1711300上海5337110福州96400天津108820汉口157150北平85160苏州41000A.市民精神生活日趋多元B.国产电影获得快速发展C.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发展D.西方列强加紧文化侵略13.1910年,《日本新闻》在日本影院强制上映,其中有关中国战场的新闻影片均是有选择地拍摄的一些当地“政治领袖”欢迎日军和日军“亲民”的画面,展现当地民众被日军“解放”的“喜悦”,并强调“大东亚战争”旨在把亚洲人民从欧美列强手中“解放”出来。日本此举的主要背景是A.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B.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政府C.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D.日本在中国战场透支国力14.随着三大战役的结束,国民党统治集团在美国的支持和策划下,发动了一场“图利用和平谈判的手段“划江而治”,为其争取喘息时间。据此,中共中央在和谈破裂后提出的口号应是A.“争取和平民主,反对独裁内战”B.“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C.“坚持团结,反对分裂”D.“打到台湾岛,活捉蒋介石”15.下表所示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部分言论。这些言论11952年,刘少奇认为“除开必要的国防”,应该是“首先恢复农业及一切可能恢复的工业,其次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以及少数必要的重工业,然后发展重工业”21953年,周恩来在谈论“过渡时期总路线”时称:“只看到重工业而下看到轻工业,那就会犯错误”,“必须相应地发展农业”,“农业发展的速度要与工业发展相适应”A.肯定了苏联模式的优势地位B.强调工业的主导地位C.助推了国民经济的复苏步伐D.要求不同产业协调发展16.1989年5月6日,200 余名台胞冲破台湾当局的禁令,乘船直抵湄洲妈祖庙,实现了 1949 年以来两岸第一次民间直航;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期间,为湄洲妈祖庙题赠“神昭海表”之墨宝。这些史事A.说明民间交往促成国共关系缓和B.反映出“一国两制”得到普遍认同C.彰显了两岸血脉相连的文化纽带D.表明两岸携手推动文化遗产保护17.公元前215年,罗马《奥庇乌斯法》规定,妇女不能占有半盎司以上的黄金,不能穿戴华丽衣服;除公共宗教活动日以外,妇女不能在城镇乘坐由两匹马牵引的车辆。针对此法案,妇女们聚集到罗马进行抗议。经过二十年斗争,该法案最终被废除。这一结果表明,当时罗马A.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得到完善B.公民的社会基础逐步扩大C.妇女利用法律维护自身利益D.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18.下表所示为16世纪和17世纪亚洲香料(丁香和胡椒)在西欧的出售价与其收购价的比值(单位:倍)。由此可知时间丁香胡椒16世纪73-18413 -1617世纪67-9注:16世纪的数据主要来原于印度、印尼香朴的采购价及其在葡萄牙、英国的售出价对比,17世纪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印尼香料的米购价及其在荷兰的出售价对比。A.早期殖民掠夺引发了价格革命B.三角贸易降低了商品交易成本C.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商品流通D.亚欧贸易服务于资本原始积累19.1816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及中北部的所有工业城镇中都有工人暴力派的频繁活动。1817年3月和6月,暴力派分别组织了曼彻斯特工人的武装起义和彭特里奇村手工工人的武装起义。这些运动A.拉开了工人阶级武装斗争的序幕B.规划了未来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C.体现出工人运动急需科学的理论D.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创造了条件20.1913年,德国的发电量达到80亿千瓦时,比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三国发电量的总和还要多。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生产的电气产品占全世界的34%。德国在电炉炼钢、铁路电气化等电能应用方面也都居于世界首位。这表明当时德国A.工业化实现跳跃式发展B.高新产业优势明显C.代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D.积极准备对外战争21.俄国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不顾民众反对,坚持继续参加一战,却又屡战屡败,这让厌战的民众对临时政府非常不满。此外,临时政府处处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欺骗民众,对共存的苏维埃政权多有打压。在此背景下A.苏维埃道路赢得广大民众支持B.民众意识到工农联合的重要性C.布尔什维克党的指导思想形成D.实现民主共和成为民众的呼声22.1949年,美国总统杜鲁门谈及对外援助政策时表示,要“用我们的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以及工业发展的优势,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改善与发展”。杜鲁门政府这一决定意在A.诱导苏联发展重工业B.加强对中间地带的争夺C.改善美国的国际形象D.扭转国际贫富分化趋势23.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有人写了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该书主要讨论二战后以来美国对日本的所作所为,说美国从“看家狗简直变成了疯狗”。这印证了A.日本经济地位超过美国B.美日同盟已经彻底瓦解C.文学作品影响美日关系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凸显24.1997年2月,欧盟与东盟举行了第十二届部长级会议,并通过一项联合宣言,表示将进一步促进20年前正式建立的伙伴关系。此外,双方还签署了一项将1980年签订的经济合作议定书扩大到越南的议定书。这一活动A.制约了中国对外战略的调整B.反映了欧盟国际地位的提升C.顺应了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D.加强了东南亚各国经济交流第卷 (非选择题 共 52分)本卷共4小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夏、商、西周、春秋时期,从政体形式上看,奉行一种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的等级君主制,这种等级君主制,萌芽于夏代,形成于商朝,确立于西周。西周政体是君统与宗统的统一、其政体结构是严格地按等级划分的,即所谓“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周天子以宗法家长的面貌“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对国人进行统治。“君父之命不校”便是当时政体运行机制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材料二在行政方面,雅典有由全体公民从全体公民中选举职官的任用制度;有全体依次进行统治和被统治的安排;有抽签参加政治机构的规定,那些没有经验和专长的公民也可凭抽签轮番参政;对于任官资格完全没有财产定额的限制,或仅订立极低的财产资格;还有这种成例,除了军务以外,一切职司各人都不得连任,如真有连任的必要,也只限于极少数的职司,偶然可以有一两次的例外;最后还有这样的规定,一切职司,至少是尽可能多的职司的任期应该短暂。在司法方面,雅典有公众法庭制度,法庭成员由在全体公民中选出的人组成,他们有权审判一切案件,至少是大多数案件,包括那些最重大的案件,例如审查政务和财务报告、法制事项以及公私契约。在议事方面,雅典有最高治权应属于公民大会的制度,一切政事或至少是军国大事必须由公民大会裁决;反之,执政人员就该完全没有主权,至少应把他们的权力限制得很小。— —摘编自亚里士多德《政治学》(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西周时期和古代雅典政治体制的不同特点。(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析中国西周时期和古代雅典政治体制的历史意义。(8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对于郑和下西洋,明人评价说:“自永乐改元,遣使四出,招谕海番,贡献迭至,奇货重宝,前代所希,充溢府库,贫民承令博天或多致富,而国用亦美裕矣。”远航所及,各“番王酋长相率拜迎,奉领而去。举国之人奔趋欣跃,不胜感戴。事竣,各具方物及异兽珍禽等件,遣使领贲,附随宝舟赴京朝贡”。当时东南亚各国商品交易除以物易物外,爪哇“行市交易用中国铜钱并布帛之类”,苏门答腊“国中一应买卖交易,皆以十六两为一斤(同中国古制)”。郏和还秉承“抚外夷以礼,导人以善”,“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仪”的涉外原则,沿途传播中国的历法文化、衣冠礼仪等。——摘编自王更红《从郑和下西洋话海上丝绸之路的崛起》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在积极发展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合作和贸易关系的同时,重视对西方国家和亚非国家的贸易,努力从中寻找突破口。东南亚国家的对外贸易在其国民收入中占的比重很大。美国的“禁运”政策打击了东南亚各国的输出,这使东南亚国家对“封锁”“禁运”日益感到不满。在东南亚地区首先突破“禁运”的是锡兰(今斯里兰卡)。中锡两国于1952年10月4日签订了关于中国售给锡兰8万吨大米的合同;同年12月签订了关于橡胶和大米的五年贸易协定。在亚非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采道,广泛进行接触交流,开展友好活动。到 1956年,中国已同印度、缅甸、锡兰等9个亚非国家签订了政府间的贸易协定。从1951年起,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中,亚非国家所占的比重就已经超过西方国家。——摘编自彭波、施诚《新中国是如何突破贸易封锁的?》材料三2015年3月28日,由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指出了“一带一路”的范围,不论是陆上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都离不开与东南亚国家的联系。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和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期,加之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在此大背景下,中国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开放力度,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市场,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东南亚国家现已成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中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摘编自李村璞、柏琳、赵娜《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贸易潜力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和船队与东南亚国家交往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贸易的原因及其影响。(10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交往中所得到的启示。(2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1783年至1786年,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的“危机时期”。旧时代已经结束,新秩序却尚未形成。英国在美国西北边界仍保留着不少军事据点,西班牙还控制着密西西比河下游和出海口。美国的一些州大量印制纸币、发行债券,引发通货膨胀,导致债权人吃亏,债务人得利,社会矛盾激化。1786年冬,退伍军人谢斯领导两千余名西部农民进行武装叛乱,给社会敲响了警钟。——摘编自钱满素《美国文明》材料二合众国宪法既立,而联邦制形式,亦益巩固,各州之间,非若当时之为共同行动而已,直结合为一、如婚约之不可破。各州本有之权利,亦因此而减损。其联合之宗旨则曰维持公道,谓通国之民,皆当受正直平等之待遇也。平治内政,谓四境之内,当雍和静谧也。以相当之武力,立国于世界。永保共和,谓合国民之意志,拥护法律,确保自由为世世子孙之福利也。泱泱大国,以是而生存,亦以是而结合焉。——摘编自胡晓进《商务印书馆与美国宪法在中国大陆之翻译及传播》(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783年至1786年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危机时期”的具体表现。(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宗旨。(6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革命战争年代,部分外国记者深入中共领导的根据地、解放区进行实地考察。他们通过采访领袖人物、农民群众、普通士兵身上所发生的一切,生动地展现了中共的执政理念、执政绩效和精神面貌,诸如“红军官兵生活一样”“(根据地的)土地给重新分配了,捐税给减轻了……工人和贫农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人民会支持、保护和给我们(八路军、新四军)提供给养”等记载比比皆是。一批怀有革命理想的仁人志士,执着于经济改革、平等精神、清廉自律的实际行动,诸如此类均成为民众认同、支持与参加中共革命的根本动力,也孕育和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摘编自李金铮《知行合一:外国记者的革命叙事与中共形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革命与中共形象”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高三历史试卷参考答案1. C 2. A 3. D 4. B 5. A 6. C 7. B 8. A 9. D 10. A 11. A 12. C 13. D 14. B15. D 16. C 17. D 18. C 19. D 20. B 21. A 22. B 23. D 24. C25.(1)不同特点:从政体形式上看,西周政体是一种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的等级君主制,古代雅典政体是奴隶制的民主政治,最高权力属于公民大会;从政体结构上看,西周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严格等级结构,古代雅典是公民集体的民主;从官员选用上看,西周是层层分封,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古代雅典是实行职官任用制度。(4分,答出两点即可)(2)历史意义:西周时期政治体制:该体制扩大了王朝统治范围,使边远地区得到开发利用,稳固了统治秩序;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把国与家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思想,催生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4分,答出两点即可)古代雅典政治体制:政权掌握在多数人(公民)手里,体现了决策的民主性;公职人员由抽签产生,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有利于公民的聪明才智的发挥,铸就了雅典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性格;高度繁荣的民主政治促进了古希腊文明的辉煌;运用陪审团制、任期制等,创造了民主运行的新方式。(4分,答出两点即可)26.(1)特点:以朝贡贸易为主要贸易形式;不计利益回报,进行和平贸易;贸易伴随文化交流;双方互遣使者友好往来;贸易商品种类广泛。(4分,答出两点即可)(2)原因: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政策;双方有共同的利益诉求;新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得到改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亚非会议提高了新中国国际地位。(5分,答出两点给4分,三点给5分)影响:促进了双方经济发展,有利于巩固新生民族国家政权;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经济封锁;促进了双方贸易关系的正常化;为双方关系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利于使东南亚地区减少对西方的依赖。(5分,答出两点给4分,三点给5分)(3)启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交往历史悠久;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历史文化相似、彼此命运相连;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彼此应重视发展经贸联系和政治交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和平发展中共处共生。(2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7.(1)表现:外部局势较为严峻;邦联政府权力弱小;币制混乱,经济面临严重的困难;国内阶级矛盾激化。(6分,答出三点即可)(2)宗旨:保障公民权益;稳定社会秩序;提升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巩固共和制度。(6分,答出三点即可)28.示例论题:中共依靠民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分)阐述: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现合作,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大力开展工农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在根据地,中共建立苏维埃政权,广泛发动民众,通过打土豪、分田地,消灭封建剥削等措施,满足了农民阶级对土地的迫切要求,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共执行全面抗战路线,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把沦陷区变成抗日最前线,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极大地牵制了日军在华侵略活动,使得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反对国民党的专制独裁统治,在解放区推行土地改革与国统区民主力量一起建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相继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47 年6 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将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通过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有生力量,在渡江战役中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8分)总之,中共成立后,根据近代中国主要社会矛盾的变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发动民众,完成了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在此期间,中共制定的各类方针政策,均蕴含着鲜明的民主精神、平等意识和为人民服务宗旨等,深得民众的拥护和支持,两者相得益彰,共同推动着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2分)(“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唯一标准)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